4月25日,中国教育报以《西北工业大学构建发展型资助体系》为题报道我校发展型资助工作。4月12日,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以《西北工业大学以价值塑造为引领构建发展型资助体系》为题报道我校学生资助工作。
多年来,西北工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要求,创新学生资助形式,形成了“经济有保障、生活有尊严、发展有空间”的工作思路,并通过构建“解困”的精准认定模式、完善“育人”的多元发展方式、注重“成才”的典型示范效应、强化“回馈”的育人工作成效,形成了以价值塑造为引领的包含“评价、实践、教育、激励、宣传”为一体的“校—院—班—生”四级资助育人体系,使学生心中有底,脚下有路,眼里有光。
资助宣传“多角度”,确保学生“心中有底”
入学前,学校设立学生资助热线电话,对各类资助问题答疑解惑,做到“件件有说法、事事有落实”,实实在在为困难学生解决问题。学校还印制精美的资助政策简介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、绿色通道申请表等,随录取通知书一并寄送到每一名新生手中,让学生提前了解资助体系,使他们做到“心中有数”。入学后,学校开设资助政策宣传专栏,常态化宣传困难认定、助学金、国家助学贷款等资助政策。持续开展“请进来,走进去,走出去”资助培训,在新生入学、奖助学金评定、贷款办理、学生毕业等时间节点,及时开展冬寒送温暖、金融知识进校园、“翱翔榜样力量”等活动,第一时间政策宣传,第一时间业务办理,第一时间意见反馈,确保学生“心中有底”。
解忧助困“有温度”,助力学生“脚下有路”
为深入、客观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,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寒暑假家访,送去慰问品和学校的祝福,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访谈,力求以更丰富的形式、更温暖的方式关爱困难学生。比如,学校在报到时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准备“爱心礼箱”,提供学习生活中需要的物品;仔细摸排疫情、汛情影响学生情况,开通疫情、汛情期间线上临时困难补助申请通道,同时,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、三助等岗位,学校提供相关岗位3500余个,在岗位上培养个人能力,提升自我价值。关心关爱困难学生,这些“有温度”的资助工作让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,总能“脚下有路”。
资助育人“挖深度”, 激励学生“眼里有光”
学校依托信息化平台建设,不断强化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的资助育人理念,构建了“助学金+感恩”,“奖学金+榜样”、“社会回馈+社会责任感”的资助育人模式。
学校设立“翱翔发展奖励基金”,改变传统的发放模式,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成长,实现一人一策;实施“助梦翱翔素质拓展计划”,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到“一流高校、一流实验室、一流领域”进行实践、交流,拓宽学生视野;连续多年开展“廉洁诚信、从我做起”教育活动,通过知识竞赛、作品征集、党课团课、毕业教育、书画比赛等多种方式,贯穿校、院、班、生多个层次,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珍爱信用、理性借贷、不负信任;筑梦成才,感恩回馈,学校连续多年开展“三航科技”中学生筑梦夏令营,邀请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,陕西省城固县、略阳县的经济困难学生参加,很多受助大学生担任志愿者,参与到感恩回馈之中。资助育人“挖深度”,将育人内涵落到平台和项目中,在解困的基础上提升综合能力,激励学生“眼里有光”。